基本概念

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由巴夫洛夫(Pavlov)提出。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由史基納(Skinner)發展而來。
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 theory):由班杜那(Bandura)於1960年開始倡導,強調個人思考對心理運作的影響。此外,亦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概念,當個人擁有強烈的自我效能感時,便會相信自有能力去完成重要的工作(Sharf, 1999)。
行為治療學派認為人類行為是由許多聯結的建立而習得,基本上行為是受環境所決定。

輔導目標

行為治療法著重科學研究方法及強調此時此地(here and now),而在決定輔導目標時,會強調定義明確,例如:
  治療者解釋目標的意義和重要性。
  當事人確定希望輔導結果產生那些正面的改變。
  雙方共同探討目標的可行性。
  共同討論與目標有關的好處與壞處。
  根據以上討論,決定開始治療或重新擬定目標或轉介。

與當事人的關係

行為治療學派雖然贊同需要有良好的治療關係,然而卻並不認為這是改變行為的必要條件。

輔導員的角色

輔導員主要有兩個角色:
  協助當事人界定問題所在,並指導當事人去解決不適當行為,選擇適當的輔導方法。
  在行為塑造上扮演當事人模仿的對象。

輔導技巧

行為改變法類別(Behavioral Modification):
  正強化:在出現適當行為時給予增強物,使該行為出現次數增加。
  負強化:在出現適當行為時拿走厭惡性刺激,以維持理想的行為。
  懲罰:在出現不適當行為是時給予厭惡性刺激,以減弱或除去其不適當行為。
  消弱:當不理想行為出現時扣減增強物,以減低該行為出現次數。
  類化:當行為被強化時,人們或會類化到其他行為上,亦即把已學得的行為轉移到新的事情上。
  相互制約原理:某些行為是不可能同時出現的,如靜坐與躍動。所以,當適當行為不斷受到增強,不相容的不適當行為就會逐漸減少。
鬆弛訓練法:肌肉鬆弛訓練(Relaxation training)是教導當事人如何去減少肌肉的緊張,來緩和當事人焦慮的情緒。
循序減敏感法(Systematic dessensitisation):
  訂出焦慮階層表(找出引起當事人焦慮的情境,然後按焦慮程度由弱至強順序排列出來)
  鬆弛訓練(透過肌肉放鬆技巧,釋放緊張,達到身心鬆弛狀態)
  進行循序減敏感法(當事人想像階層表中焦慮最弱的情境。如感到焦慮,立即停止想像,進行鬆弛訓練。若當事人在想像過程中不再感到焦慮,便可進行想像下一個感到焦慮的情境,直到當事人通過所有焦慮階層表上的情境,治療可算成功)。
代幣制(Token economy):以代幣作為增強物,若當事人表現恰當行為時,便給予代幣。相反若出現不恰當行為便扣除代幣。而代幣的獎賞應該符合當事人的需要及個別差異。
模仿(Modelling):當觀察其他人進行某種行為時,會因為該行為的後果而決定模仿或不模仿其行為。
自主訓練法(Assertive training):這是一種社交技能訓練,透過運用指導、回饋、模仿、行為預習、社會性獎勵及家課練習等方法,務使當事人勇於表達自己的真正感受和表達。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 Program):協助人們指導自己如何有效地處理令他們感到困擾的處境,實施過程如下(呂,1994):
  選擇目標
  將目標轉為具體可行的小目標行為
  自我監督
  擬定計劃改變行為
  自我訂定獎賞及懲罰來強化行為
  自我訂約,促使達成目標行為。

貢獻

重視科學研究
治療目標明確具體
介入策略剪裁適度
解決問題行為

限制

忽略治療關係
只處理行為表面問題而忽略其原因
行為治療可能會使行為變,但沒有處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