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前頁

 

 
 
 
 
 
 
 
 
 
 

教學理念研究(四)

參考文章:

Lee, W.O. (1993). Education for moral living: A reconsideration of assumptions, approaches and modeling. New Horizons, 34, 110-115.

研究發現今日的學生問題部份是源於兩代的價值觀的衝突和矛盾。因此,道德教育的研討近年來皆集中在道德生活的實踐,品格的培育和可被效發的模範上。本文透過對人性觀的反省指出在推行道德教育時必須顧及的三種需要。另外,作者亦檢視了「模範與認同」(modeling and identification)在道德教育上的隱憂,最後提出「暫時性模範」(provisional model)的概念。

三大需要:
  道德社會的需要:要成功推行道德教育,我們必須先提供一個公義的道德社會(a just community)作為有利的培育環境。
  反省和對話的需要:其實學生本身有很多未被發掘的長處徊優點;只要老師作出適當的鼓勵和誘導,透過反省,學生便能發現和掌握自己潛在的品德。對話是一種傳統德育的教學法,它與反省同樣著重幫助學生發展品德。
  自我約束的需要:學生需要老師指出行為規範和給予自我約束的機會。學生作為一個道德主體(moral being),在行為約束的過程中,老師應予以尊重。除了制定和推行守則外,老師更應留意守則準確和迫切性,避免學生對規則和老師失去信任。
     
模範與認同(modeling and identification approach)
兩個潛在的問題:
  學生會仿傚他們欽佩和欣賞的老師。在這情況下,老師很容易操控學生的思想和情感。
  與上相關的是無論一個多優秀的老師也不完美。而該老師犯上嚴重的錯誤便會對愛戴他的學生帶來難以痊癒的創傷,包括失望,震驚和不信。
     
老師作為「暫時性模範」(provisional model)
  由於老師作為模範是有一定限制,老師應表明自己只是擔當暫時性模範。在適當時,理應勇敢承認自己的軟弱各不逮。老師又要和學生一同摸索,建立一個共同的行為模範(proper model behavior)及鼓勵學生個別制定一套肯定自我,顧及他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