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前頁

 

 
 
 
 
 
 
 
 
 
 

教學理念研究(一)

參考文章:

謝錫金、鄧薇先、關之英、薛鳳鳴(1994)。小學中文寫作新教學法-全語文寫作教學。《教育曙光》,第35期,頁48-58。

以學生為本的全語文寫作教學法能令課堂孕育一個有效的語言學習環境,有助學生在作文中有所發揮。研究人員在一間小學試行全語文教學法,並觀察其成效。

全語文寫作計劃的特色:
  相信教育是雙向,徵詢學生意見修改課程及教學法,盡量切合實際需要。
  不會視作文為考核語文能力的工具,讓學生有抒發機會。
  給予學生空間和其他同學討論意見及觀點。
  改變學生的被動角色,指導學生如何評估組員的文章。
  替學生組成一個讀者群,以文章作為與其他人溝通的工具。
     
新教學法的特徵:
  讓同學根據題目,按自己的興趣自設副題,減少寫作規限。
  讓學生自定副題,有助刺激學生去想像,使題材多完化。
  讓學生用圖畫紙代替原稿紙,方便學生用圖像代替不懂得的文字,避免打斷思路,可盡情表達心中所想。
  作重點批改,只在某特定目標上修改,其他錯誤忍手不改。
  老師作為輔導角色,只在同學表達過程上有問題時才協助解決困難。
  讓同學及老師閱讀自己的作品,增加寫作、成就及社群動機。
     
使用全語文寫作計劃的成果:
  篇幅比以前明顯增多,文章多運用複句。
  內容變得豐富,體裁的變化大。
  學生的表達力比以前提高,更用心地作文。
  學生大都高興創作,老師亦享受改文。
     
尚待改善的地方:
  小孩偏向畫畫而少寫文字。
  題材難有變化,側重寫一種文體。
  學生互相批改的評語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