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問題處理研究(三)
參考文章:
蕭寧波(2000)。五個印花可以換什麼?Asian
Journal of Counselling, 7(1), 53-63。
老師普遍利用代幣酬賞制(token economy)來改善學生的課堂秩序、學習及社交行為,代幣制度的好處是容易執行。老師在期望的行為出現後立即給予代幣以作鼓勵,讓學習者追求一些較長遠的目標(因為要做出一定數目好行為後才可換取他們需要的東西)。代幣制度的弊端會減少自發行為的出現。本制度的基本原則是透過外在誘因引發行為,所以會妨礙內在動機的建立。因此當獎賞終止時,行為便不再出現。獎賞可能把興趣變成工作。 |
|
|
運用代幣制度的注意事項: |
 |
避免妨礙內在動機的建立。 |
 |
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必須跟目標掛勾。 |
 |
多使用非實質的增強物,如口頭讚美。 |
 |
在學生沒有預期的情況下獎勵。 |
 |
利用獎賞傳遞只要努力便有能力把工作做好的訊息。 |
 |
行為學習是一種學習過程。 |
 |
要注意行為的持續性,由有形的獎勵去到無形的獎勵。例如害羞的小朋友被老師的糖果吸引和其他小孩接觸,當小朋友透過社群生活找到樂趣的時候,便不再需要糖果去維持。 |
 |
避免過份獎賞。 |
|
|
|
總結: |
 |
代幣制度是行為學習的一種方法。行為建立與行為控制不同,行為建立是希望學生經過學習階段,在沒有增強物的影響下,期望的行為仍然會出現。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