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前頁

 

 
 
 
 
 
 
 
 
 
 

問題處理研究(一)

參考文章:

Chan, D.W. (2000). Brief intervention for school problems: A practical approach for Hong Kong teachers. Asian Journal of Counselling, 7(1), 65-83.

由於近年來老師需要同時教學及輔導問題學生,所以實用省時和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便應運而生。本文建議一個以人本主義為基礎而又適合學校環境的短期介入方法。
     
在運用此模式時,輔導者應注意:
信任受導者有能力去改變
讓受導者自己訂立輔導目標
視受導者為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
協助受導者找出成功的地方
要相信微小的轉變會帶來整個問題的轉機
用不同的角度看相同的問題
     
參考個案:
個案一
就讀小三的小明有逃學行為,老師在接見其家長時多番聽到小明經常欺負弟弟的指責。老師注意到小明此刻的情緒反應,嘗試分開兩人並單方面聆聽小明的傾訴。結果小明向老師表達了對媽媽只愛弟弟的憂慮。這案例說明了解受助者心底話的重要性。
     
個案二
就讀中二的Pam是學校的新生。在轉校前,Pam被教育心理學家評為學業成績未如理想,與其名校的同輩相比較差。在接見Pam的時候發現Pam的父母在過去對Pam的獎勵對她的成功起了很大作用。在指導下,Pam想出新的獎勵方法。這案例說明了留意過往的獨特經驗(unique experience)及例外情況(exceptions)對解決問題的幫助。
     
個案三
  Greg的肥胖體型令他成為其他同學的笑柄,Greg會以暴力去還擊惹怒他的同學。老師嘗試遊說Greg用花名稱呼可以是一種表示親密友好的方式,並提議Greg用笑容回應他的同學。Greg雖不盡信但仍嘗試,結果同學減少了對他的取笑,他的暴力行為亦減少了。這案例說明有意識地用不同的角度看相同的問題可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