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庭問題研究(五)
參考文章:
Shek,
D.T.L. (1997). Family environment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hool adjustment, and problem behaviour: A pioneer study in a Chinese
context.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58(1), 113-128.
本研究的目的在考察家庭環境(父母管教模式,家庭運作及家庭與子女的衝突)與心理健康(心理困擾,生活滿足感,人生目的,期望及自尊心),學校適應(學業表現與校內行為)及問題行為(吸煙與濫用藥物)的關係。研究對象包括365個年齡介乎12至16歲就讀於一間第五組別(Band
Five)中學的學生(男:294位,女:71位)。 |
|
|
|
研究結果: |
 |
管教方式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r = .21
to .37, p<.10),學校適應(r = -.17 to -.20, p<.10)及問題行為(r
= .30, p<.10)有顯著關係。 |
|
 |
對家庭運作持續樂觀的看法與較佳的個人適應有關連(r
= .32, p<.10)。 |
|
|
 |
家長子女的衝突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r
= .24 to .29, p<.10),學校適應(r = .16 to .23, p<.10)及問題行為(r
= -.13 to -.18, p<.10)相關。 |
|
總結: |
 |
家庭因素(如管教方式、家長與子女的衝突)對青少年的成長和適應具有重大的影響。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