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身心障礙研究(二)
參考文章:
Stewart,
S.M., Lee, P.W.H., Low, L.C.K., Cheng, A., Yeung, W., Huen, K.F., &
O'Donnell, D. (2000). Pathways from emotional adjustment to glycemic control
in youths with diabetes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
25(6), 393-402.
本研究旨在探索影響年輕的糖尿病者(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is, IDDM)的情緒適應,維持護理,血糖控制的因素。研究對象包括70個年齡介乎9至21歲的糖尿病患者和他們的父母(男:33位,女:37位)及其數目和年齡相若的控制組。 |
|
|
|
研究結果: |
 |
兩組的差異: |
|
 |
糖尿病患者與控制組在控制點(locus of control)上具有顯著差異(t
= 2.91 to 6.85, p<.01)。糖尿病患者的母親較控制組擁有較高的內控點(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t = 3.40 to 5.16, p<.001)。 |
|
 |
糖尿病患者的母親比控制組的母親表示與子女有較多的衝突(t =
2.46, p<.05)。 |
|
|
|
 |
管教方式(parenting style)與糖尿病患者能否堅持護理,情緒適應及血糖控制無明顯關係。 |
|
|
|
 |
男性比女性糖尿病人在情緒的適應上表現較佳,男性比女性更能堅持護理(包括:定時檢驗血糖高低,注射胰島素及小心進食等)。 |
|
 |
影響血糖的因素包括情緒適應及堅持護理,但路徑研究(path
analysis)指出兩者由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居間促成。自我效能是情緒適應及堅持護理的中介因素(mediator)。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