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前頁

 

 
 
 
 
 
 
 
 
 
 

行為問題研究(五)

參考文章:

Ho, T.P., Leung, P.W.L., Luk, E.S.L., Taylor, E., Bacon-Shone, J., & Lieh-Mak, F. (1996). Establishing the constructs of childhood behavioral disturbance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A questionnaire study.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4(4), 417-431.

本研究共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共包括了3069位小一男生;共有611位男生參與第二階段;第三階段有409位男生,問卷分別由家長及老師填寫,題目主要是圍繞兒童會出現的行為問題。

研究結果: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反映Rutter的問卷主要可分為過度活躍(hyperactivity),反社會行為(antisocial)和神經過敏的行為(neurotic)三方面。這項結果指出除反社會行為及受情緒困擾外,不同文化亦有過度活躍這概念。
在因子分析中顯示了有關「不服從」的題目,是過度活躍的題目中其中一項。日本的結果亦有相同發現,但這結果並不出現在西方研究中。這可能是由於中國及日本文化中強調服從,所以過度活躍的小孩會被認為是對抗和不順從的。
研究指出香港學童最普遍被問卷定義(questionnaire-defined)為過度活躍。
這可能是由於中國的成年人對過度活躍的行為的容忍程度較低,所以會較容易認為某些行為是過度活躍。
  雖然中國人的容忍程度可能較低,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這些行為不被其文化所接納時,顯示這些行為的小孩就會需要承受一定的壓力,很容易有不利小孩的標籤效應,結果可能使小孩發展出真正的問題行為,使家長和老師對他的觀感更為負面,做成惡性循環。
     
過度活躍與反社會行為有中等程度的相關性(r =.56 to .62),反映這二者並不是完全獨立。然而這不一定反映結果與臨床經驗對兩者不同界定的意義相反。
  可能有兩種途徑發展出反社會行為。一、由早期的反社會行為一直發展下去;二、由一些孩童時出現的問題衍生,如過度活躍,使小孩有機會因此而出現反社會行為。
     
總結:
這些結果均強調把過度活躍和反社會行為分開的重要性。
   
然而在闡釋這個結果是亦需要注意以下地方:一、追蹤研究(longitudinal study)的時間短;二、這些分析只是相關性。
   
不同的人對同一個行為評估並不太相同,原因可能是:
  小孩的行為在不同的環境下亦有不同。
  作出評價的人(家長和老師)受不同的社會環境所訂的要求影響,會有不同的觀點。
  社會上只是有很少嚴重受困擾的小孩;大多數正常的小孩可能是受到環境因素影響。
  這結果強調在臨床工作時要重視由不同途徑收集資料,以不是單純以問卷分數作為診斷準則。
     
家長與老師的答案在神經過敏(neurotic behavior)的題目中並無相關性,這可能是由於:
  問卷本身的分題(subscales)由不同的種類組成(heterogeneity)。
  神經過敏的特質並不能直接由行為察覺到,而需要由小孩的感受和思想中推斷出來,所以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推斷程度。
  神經過敏的特質在不同情況下亦有不同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