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我形象有以下特徵: |
|
 |
具有多方面、層系式、有系統和結構 |
|
 |
原則上是穩定,最穩定的是整體自我形象,層系越低穩定性亦越低。 |
|
 |
是發展性的、可以作出評鑑和描述 |
|
|
|
 |
健康自我形象和自尊的重要: |
|
 |
增強對生活的適應,有能力面對困難和挑戰。 |
|
 |
會較容易與人建立良好關係,因懂得尊重人、公平而友善。 |
|
 |
在事業上會選擇適合個人性向、能力和興趣,並有較高要求與挑戰的工作有機會經歷個人發展和有成就。 |
|
|
|
 |
自我形象偏低的影響: |
|
 |
自尊較低的學生往往因循苟且,選擇熟識而容易的工作,難以肯定自我。 |
|
 |
當自我形象偏低時,容易感到不安全、不快樂、焦慮、惶恐和自卑自憐。 |
|
 |
自卑所產生出來的沮喪與憤怒可能會帶來違規犯法、具侵略性、反社會、充滿敵意、不誠實和退縮消沉的行為。 |
|
 |
對情緒失控和對事物非理性的反應,結果通常是發展出失敗的自認(Erikson,
1963),又會令學生產生行為的偏差。 |
|
 |
失敗的自認往往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學生的不良情緒及思想,產生出態度及行為上的問題,令他們經常被人責備、懲罰、否定和排斥,加強了他們失敗的自認,難以解決其行為及情緒上問題。 |
|
|
|
 |
有關的案例: |
|
大明的父母管教嚴、期望高,親子關係不協調,大明心裡感到孤單和不安。入名校後成績不如人,因而對自己失望及對父母有埋怨,亦感到自卑和緊張,便逃避與其他人接觸及苦讀。由於抑鬱內向,被父親斥責不像男子漢,在性角色方面出現混淆而焦慮惶恐、懷疑自己。出現失眠、胃痛等病痛,功課退步,又感到無助、自責。在身份危機中再無法面對自己和生活,於中四派成績表前自殺死亡。
|
|
|
|
|
|
|